“see red”是一个口语化的英语短语,核心含义是:突然变得极度愤怒、勃然大怒(to suddenly become very angry)。
这个短语的灵感来自斗牛运动:斗牛士用红色斗篷(muleta)挑衅公牛时,公牛会被激怒并发起攻击。虽然科学上公牛其实是对斗篷的运动而非颜色敏感,但“红色”已成为“愤怒触发点”的文化符号,因此引申为“因某件事突然暴怒”。
“see red”是不及物动词短语,通常用于描述人在某个具体刺激下的即时反应,常与表示“原因”的介词(at/over/about)搭配,或直接接从句说明愤怒的缘由。
强调“突然发火”的状态,无需额外说明原因(上下文已隐含)。
例:
I try to stay calm, but sometimes I just see red.(我尽量保持冷静,但有时就是会突然暴怒。)
Don’t mention his ex-girlfriend—he’ll see red.(别提他前女友,他会炸毛的。)
用介词引出“触发愤怒的事物/人”。
例:
She saw red at the way the waiter ignored her.(服务员无视她的样子让她火冒三丈。)
He saw red over the company’s unfair layoff policy.(公司不公平的裁员政策让他怒不可遏。)
用从句说明“何时/因何”发怒。
例:
I see red when people talk down to me.(有人对我居高临下说话时,我会立马生气。)
She saw red that no one bothered to ask her opinion.(没人在乎她的意见,这让她勃然大怒。)
口语性:主要用于日常对话,正式写作中较少使用(可替换为“fly into a rage”“lose one’s temper”等更正式的表达)。
即时性:强调“突然爆发”的愤怒,而非长期的不满。
主语限制:通常用于人(不用于物),因为只有人才会有“愤怒”的情绪。
see red:突然、强烈的愤怒(侧重“瞬间爆发”);
lose one’s temper:失控发脾气(更强调“情绪管理失败”);
fly into a rage:暴跳如雷(程度比“see red”更强烈,常伴随肢体或语言的激烈反应);
get mad:生气(口语化,程度较轻)。
总结:“see red”是描述“突然暴怒”的生动表达,适合日常场景中强调情绪的突发性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