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是英语中用于提出假设性疑问的常用短语,核心含义是:
“what if”引导疑问句,后接陈述语序的从句(即“主语+谓语”结构),用于询问“假设某情况发生,结果/应对方式会是什么”。
它本质是对“可能性”的探讨,常见于以下场景:
针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未来)。
What if it rains tomorrow?(明天要是下雨怎么办?)
What if we miss the train?(要是我们赶不上火车会怎样?)
A: Let’s go to the beach this weekend! (周末去海边吧!)
B: What if there’s a storm? (要是有暴风雨怎么办?)
若假设的情况不可能发生(与当前事实相反)或已无法改变(与过去事实相反),从句需用虚拟语气:
与现在相反:从句用“一般过去时”(be动词统一用were)。
What if I were you?(要是我是你会怎么做?—— 我不可能是你)
What if we lived on Mars?(要是我们住在火星会怎样?—— 现在不可能)
与过去相反:从句用“过去完成时”(had + 过去分词)。
What if we had left earlier?(要是我们早点出发会怎样?—— 已经没早出发)
What if I had told her the truth?(要是我告诉她真相会怎样?—— 没告诉)
用于警示对方“如果做了某件事,可能有坏结果”,语气带担忧。
What if you lose your passport?(要是你丢了护照怎么办?)
What if the plan fails?(要是计划失败会怎样?)
用于提出一个假设,引导对方一起探讨可能性(不一定有负面意味)。
What if we move to a bigger city?(要是我们搬到大城市会怎样?)
What if we start our own business?(要是我们自己创业会怎样?)
“if” 是条件连词,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主句表结果),不表疑问:
If it rains, we’ll stay home.(如果下雨,我们就待家里。—— 陈述事实)
“what if” 是疑问短语,直接提出“假设的疑问”,需要对方回应“结果/应对方法”:
What if it rains?(要是下雨怎么办?—— 问“应对方式”)
在对话中,若上下文明确,“what if”后可省略从句内容(但仍需保留核心疑问):
A: I’m thinking about quitting my job.(我在考虑辞职。)
B: What if?(那怎么办?—— 省略“you can’t find another one”)
“what if”的核心是“假设+疑问”,用于探讨“可能性的结果”,是口语中表达“担忧、好奇、试探”的高频短语。掌握它的关键是:
记住“要是……怎么办/会怎样”的核心含义;
根据“假设的时间”(未来/现在/过去)选择对应的时态(一般现在/一般过去/过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