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ribute to" 是英语中常用的动词短语,核心含义是“把……归因于;认为……是由于;将……归功(或归咎)于;认为……属于(某人/某物)”。它强调“因果关系”或“归属关系”,即把某一结果、特征或事物与特定的原因、来源或创作者联系起来。
归因(因果):将某一结果的原因归结为某人/某物(可指“正面归功”或“负面归咎”);
归属(来源):认为某事物(如艺术作品、发现)是由某人创造或属于某物。
"attribute to" 通常有两种核心结构:主动形式和被动形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语境。
表示“(某人)把[某事物]归因于/归功于/归咎于[某人/某物]”。
主语:做出“归因”动作的人(如说话者、研究者、普通人);
宾语:被归因的结果/事物(如成功、失败、问题、特征);
介词to后接:原因/来源/创作者(即“归因的对象”)。
例句:She attributes her exam success to regular revision.(她把考试成功归功于定期复习。)
Many scientists attribute climate change to human activities.(许多科学家将气候变化归咎于人类活动。)
He attributes his love of music to his father’s influence.(他把对音乐的热爱归因于父亲的影响。)
表示“[某事物]被归因于/被认为是由于/被认为属于[某人/某物]”。
主语:被归因的结果/事物(如事故、发现、艺术作品);
介词to后接:原因/来源/创作者(即“归因的对象”)。
这是更常用的形式,尤其在新闻、学术或正式语境中,强调“客观归因”而非“某人的主观判断”。 例句:The plane crash was attributed to engine failure.(飞机失事被归咎于发动机故障。)
The invention of the light bulb is often attributed to Thomas Edison.(电灯泡的发明常被归功于托马斯·爱迪生。)
These ancient tools are attributed to the Neanderthals.(这些古代工具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的。)
The painting was attributed to Picasso, but later proven to be a fake.(这幅画曾被认为是毕加索的作品,但后来被证明是赝品。)
1、 介词搭配:"attribute" 后必须接介词to(不能用for、with等),表示“归因于……”;
2、 及物动词属性:"attribute" 是及物动词,主动形式中必须带宾语(即“被归因的事物”),不能说 She attributes to hard work(缺少宾语),而要说 She attributes her success to hard work;
3、 与相似短语的区别:
contribute to:表示“有助于;促成”(强调“起作用”,而非“归因于”),如 Exercise contributes to good health(运动有助于健康);
owe to:表示“归功于;欠……”(更强调“感恩或债务”),如 I owe my life to the doctor(我这条命要归功于医生)。
解释原因:说明某结果的成因(如事故、成功、疾病);
归属创作:确认艺术作品、发明、发现的创作者;
分析影响:将某特征或行为与特定来源联系(如性格、爱好的形成)。
通过以上结构和例子,相信你能快速掌握"attribute to"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