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ght to”是英语中常用的情态动词短语,核心含义是“应该;应当;理应”,强调责任、义务、常理或建议,语气比“should”更正式、更强调“理所当然”(接近“按道理该做”)。
表示“根据规则、道德、逻辑或他人期望,某人‘应该’做某事”,可理解为:
责任/义务(如“子女应该孝敬父母”);
合理建议(如“你应该早点睡觉”);
推测/预期(如“他现在应该到了”)。
直接表达“应该做某事”,后接动词原形(不能接动名词/不定式的其他形式)。
例:
Children ought to go to school.(孩子应该上学。→ 义务)
You ought to eat more vegetables.(你应该多吃蔬菜。→ 建议)
The train ought to arrive at 3 PM.(火车应该下午3点到。→ 推测)
表示“不应该做某事”,否定形式有两种:
完整形式:ought not to(更正式);
缩写形式:oughtn’t to(口语常用)。
例:
We ought not to waste water.(我们不应该浪费水。→ 责任)
You oughtn’t to lie to your friends.(你不该对朋友撒谎。→ 道德要求)
将“ought”提前至主语前,构成一般疑问句,用于询问“是否应该做某事”。
例:
Ought I to call him back?(我应该给他回电话吗?)
Ought we to leave now?(我们应该现在走吗?)
表示“本应该做某事(但实际没做)”,用于回顾过去的遗憾或责备,语气比“should have done”更强烈(更强调“本该如此”)。
例:
You ought to have studied harder for the exam.(你本应该更努力复习考试的。→ 实际没努力)
She ought to have told me the truth.(她本应该告诉我真相的。→ 实际没说)
特征 | ought to | should |
---|---|---|
语气 | 更正式、强调“义务/常理” | 更口语、强调“主观建议” |
场景 | 责任、道德、规则要求 | 个人建议、推测、轻微责任 |
例 | You ought to respect elders.(你应该尊重长辈。→ 义务) | You should try this cake.(你应该试试这个蛋糕。→ 建议) |
无时态变化:ought to没有过去式(如“oughted to”不存在),过去的“应该”用ought to have done表示;
不能省略“to”:即使在口语中,“ought to”的“to”也不能省略(如不能说“Ought I go?”,需说“Ought I to go?”);
否定/疑问的位置:否定词“not”置于“ought”和“to”之间,疑问句将“ought”提前(类似“must”“can”等情态动词)。
“ought to”是表达“应该”的正式方式,核心是“按道理/义务该做”,用法简单:后接动词原形,否定用“ought not to”,疑问提“ought”,完成式表“本应做却没做”。记住这些规则,就能准确使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