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upon a time”是英语中极具叙事感的经典短语,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直译为“从前”“很久以前”,但更准确的理解是:用于引出虚构故事(尤其是童话、民间传说、寓言等)的“经典开头套语”,强调“遥远、不确定的过去”,自带“奇幻/怀旧”的叙事氛围。
1、 位置固定:几乎永远放在句首,后面加逗号,引出故事主体(类似中文“从前……”)。
2、 时态搭配:故事内容需用一般过去时(讲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过去完成时(过去的过去),因为核心是“回忆/虚构的过去事件”。
3、 适用场景:
童话/寓言:比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的标准开头;
口头讲故事:给孩子/朋友讲虚构小情节时用;
文学创作:小说/短篇故事中营造“复古感”或“奇幻设定”。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little mermaid who wanted to become human.(从前,有一条想变成人类的小美人鱼。)——童话《海的女儿》开头
Once upon a time, I had a magic pencil that drew things to life!(从前,我有一支能把画变活的魔法铅笔!)——口头虚构故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 kingdom hidden in the clouds, lived a king who hated rain.(从前,在云端的王国里,住着一位讨厌下雨的国王。)——文学创作中的奇幻设定
vs long long ago:两者都表“很久前”,但“once upon a time”更偏向虚构(故事专用);“long long ago”可指真实过去(如“Long long ago, dinosaurs existed.”)。
vs once:“once”是口语化的“曾经”(如“I once visited Paris.”),无“故事仪式感”;“once upon a time”是叙事套语,一用就知道要“开始讲个故事”。
“once upon a time”是故事的“启动键”——只要说出这句话,听众/读者就会立刻进入“听故事”的状态,期待一个有趣的虚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