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短语"tan one's hide"是一个非正式的口语表达,核心含义与“体罚、揍人”相关,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字面义:“鞣制某人的皮”(tan = 鞣制皮革;hide = 兽皮/人皮,此处为比喻)。
2、 引申义:严厉地打某人、揍某人(尤指对孩子的体罚,或权威者对下属的惩罚)。
这个短语用“鞣制皮革”的过程类比“教训某人”,带有威慑、警告的意味,强调“让对方吃苦头”。
通常为 "tan + 所有格代词 + hide"(所有格对应受动者),或简化为 "tan sb.'s hide"(sb. 是被打的人)。
例如:
tan your hide(打你)
tan his/her hide(打他/她)
tan the kids' hide(打孩子们)
适用场景:非正式口语,常见于家庭、教育或熟人之间(如父母对孩子、教练对队员、长辈对晚辈)。
语气:多为威胁、警告(事前),或描述过去的体罚(事后),带有愤怒或严肃的情绪。
主语通常是有权威的人(如父母、老师、教练)或愤怒的一方(如被惹恼的人),强调“主动教训他人”。
1、 警告威胁:
If you break that vase again, I'll tan your hide!(再打碎那个花瓶,我就打你!)
2、 描述过去的体罚:
Back in the 1950s, teachers could tan a student's hide for talking in class.(20世纪50年代,老师会因为学生上课说话而打他们。)
3、 权威者的要求:
The coach said he'd tan the team's hides if they lost another game.(教练说如果再输比赛,他就揍队员们。)
这个短语源于过去的体罚文化,现在许多国家已禁止学校或家长体罚孩子,因此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的 appropriateness(恰当性)——通常只用于口语中的“夸张威胁”,而非真的鼓励暴力。
近义词:spank(打屁股)、whup(揍)、lick(教训),但"tan one's hide"更强调“让对方疼痛、记教训”的程度。
总结:"tan one's hide"是一个形象的口语表达,核心是“揍人/体罚”,用于非正式的威胁或描述过去的惩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