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one's oath" 直译为“在某人的誓言之下”,核心含义是:某人已作出正式宣誓(如法律宣誓),并受该誓言的约束(需如实陈述或履行承诺)。
它强调“宣誓后的状态”——即说话者/行动者已经通过宣誓(如法庭作证前的 oath)承诺说实话,因此其言论或行为受誓言的法律/道德约束。
该短语多出现于法律语境(如法庭、证人作证),也可用于强调“基于誓言的真实性”。以下是具体用法:
表示“某人处于宣誓状态(需如实陈述)”。
例句:The witness was under his oath when he described the accident.(证人描述事故时是宣过誓的。)
表示“宣过誓后作证/发言/提供证据”(强调陈述的真实性受誓言约束)。
例句:She testified under her oath that she had never met the suspect before.(她宣过誓作证说,她之前从未见过嫌疑人。)
更常见的表达是省略“one's”,直接用 under oath(含义相同,更简洁)。
例句:All witnesses must give testimony under oath.(所有证人必须宣过誓后作证。)
语境限制:主要用于法律或正式场合(如法庭、公证、庄严承诺),日常对话中很少使用。
与“take an oath”的区别:
"take an oath" 是“进行宣誓”(动作);
"under (one's) oath" 是“宣誓后的状态”(结果)。
例如:He took an oath to tell the truth, then testified under oath.(他宣誓要说实话,随后宣过誓作证。)
"under one's oath" 是法律语境中的正式表达,强调“受誓言约束的状态”,核心是“已宣誓且需遵守誓言”。最常用的简化形式是 under oath,需结合“宣誓、作证”等场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