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by”是一个副词,意为“借此;通过……;由此”,主要用于引导方式状语从句,说明实现前面所提事情的方法、手段或途径,在正式书面语尤其是法律、学术、商务等文件中较为常见。
“whereby”的基本含义是“借此;通过……;由此”,它强调的是一种方式、手段或途径,即通过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情况来实现前面提到的事情。
引导方式状语从句:这是“whereby”最常见的用法。它所引导的从句通常紧跟在主句之后,对主句中的动作或情况进行说明,解释是如何实现的。
例句1: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 new system whereby employees can submit their ideas and suggestions directly to the management.(公司建立了一个新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员工可以直接向管理层提交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分析:在这个句子中,“whereby employees can submit their ideas and suggestions directly to the management”是方式状语从句,说明了公司建立新系统的目的是让员工能够直接向管理层提交想法和建议,即通过新系统这一方式来实现。
例句2:We have developed a software program whereby users can easily organize and manage their digital files.(我们开发了一个软件程序,通过这个程序,用户可以轻松地组织和管理他们的数字文件。)
分析:“whereby users can easily organize and manage their digital files”作为方式状语从句,解释了开发软件程序的目的,即让用户能够轻松地组织和管理数字文件,是通过该软件程序这一方式达成。
正式书面语:“whereby”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词汇,在正式的书面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如法律文件、学术论文、商务报告等。在这些场景中,使用“whereby”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严谨,体现出正式和专业性。
例句(法律文件):The parties agree to enter into a contract whereby the seller shall deliver the goods within 30 days of receipt of payment, and the buyer shall make the payment in full within 15 days of signing the contract.(双方同意签订一份合同,根据该合同,卖方应在收到付款后的30天内交付货物,买方应在签订合同后的15天内全额支付货款。)
分析:在法律文件中,使用“whereby”清晰地界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实现这些权利和义务的方式,使条款表达更加准确和规范。
避免口语化:由于“whereby”较为正式,在口语交流中一般不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一些简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如“by which”“in which way”等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