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omitant”是一个形容词,意为“伴随的;同时发生的;共存的”,也可作名词,意为“伴随物;共存的事物”。其用法灵活,在句中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伴随关系。
形容词:作为形容词时,“concomitant”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现象、情况等同时出现、存在,有一种伴随、共生的关系。例如,在描述疾病的症状时,某些症状可能是疾病本身所带来的伴随现象。
名词:作为名词时,它指的是伴随某个主要事物而存在的其他事物,可译为“伴随物;共存的事物”。不过,该词作名词使用时相对较少见。
形容词用法
作定语:修饰名词,说明该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具有伴随其他事物发生的特性。例如:
“The concomitant symptoms of the flu include fever, cough, and fatigue.”(流感的伴随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和疲劳。)在这个句子中,“concomitant”修饰“symptoms”,表明这些症状是流感同时出现的。
作表语:用于系动词之后,描述主语的特征或状态。例如: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ocial changes are often concomitant.”(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变革往往是伴随而来的。)这里“concomitant”作表语,说明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之间的伴随关系。
名词用法
单数形式:当“concomitant”作为名词时,通常用单数形式表示某个特定的伴随物。例如:
“The stress is a concomitant of the busy job.”(压力是这份忙碌工作的伴随物。)此句中“concomitant”指伴随忙碌工作而出现的压力。
复数形式:虽然不常见,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用复数形式“concomitants”表示多个伴随物。例如:
“There are many concomitants associated with the new policy.”(新政策带来了许多伴随物。)这里“concomitants”表示新政策所引发的一系列伴随情况或事物。
“concomitant”在学术、专业写作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医学、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用于描述复杂现象之间的关联。在日常口语或非正式写作中,可能会使用更简单、常见的词汇来替代,如“accompanying”“associated”“simultaneous”等。
在使用“concomitant”时,要确保所描述的事物之间确实存在合理的伴随关系,避免滥用造成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