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gy”意思是“挽歌;哀歌”,既可以指表达对逝者哀悼的诗歌,也可指带有哀伤、忧郁情绪的音乐作品。在语法上,它主要作为名词使用,常见于文学、音乐等语境,用法相对简单直接,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等成分。
“elegy”源于希腊语“elegos”,最初指一种哀歌体诗歌,如今其含义有所扩展,主要包含以下两种:
诗歌类:指为悼念逝者而创作的诗歌,通常充满哀伤、惋惜之情,对逝者的生平、成就或与逝者之间的情感进行追忆和抒发。例如,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就是著名的挽歌体诗歌,诗中作者漫步乡村墓园,对那些默默无闻的逝者表达敬意和惋惜。
音乐类:也可用来表示具有哀伤、忧郁情绪的音乐作品,这类音乐往往旋律低沉、节奏缓慢,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用以表达对失去的人、事或物的怀念与哀伤。比如一些为纪念逝去音乐家而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就可能带有“elegy”的风格。
词性:“elegy”是名词,复数形式为“elegies”。
在句子中的成分:
作主语:The elegy moved many people to tears.(这首挽歌让许多人潸然泪下。)在这个句子中,“the elegy”作为主语,是整个句子描述的核心对象,即“让许多人落泪”这个动作的执行者(在被动语态中)。
作宾语:He wrote an elegy for his late friend.(他为已故的朋友写了一首挽歌。)“an elegy”在这里作动词“wrote”的宾语,是“写”这个动作的对象。
使用语境:
文学领域:在文学评论、诗歌分析等场景中,“elegy”是常用词汇。例如,文学评论家可能会说:“This poet is known for his powerful elegies.”(这位诗人以其极具感染力的挽歌而闻名。)
音乐领域:当描述具有哀伤风格的音乐作品时,也会用到“elegy”。比如,音乐评论家在评价一部交响乐时可能会提到:“The second movement of this symphon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gy.”(这部交响乐的第二乐章具有挽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