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phine”是英语单词,中文意思是“吗啡”,是一种强效镇痛药,属于阿片类药物。其用法主要包括医学上作为镇痛剂使用,但因具有成瘾性等副作用,受到严格管控,在用法上需遵循专业医嘱,有明确的给药途径、剂量要求及使用注意事项。
“morphine”源自希腊语“morpheus”(意为“梦神”),因为服用吗啡后会产生类似梦境的恍惚感。它是一种从鸦片中提取的生物碱,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剂,有极强的镇痛作用,而且它的镇痛作用有较好的选择性,多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也用于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还可作为镇痛、镇咳和止泻剂。不过,吗啡的副作用也很明显,比如容易成瘾,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还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减慢甚至停止;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1、 医学治疗用途
给药途径:吗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药,常见的有口服、注射(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不同的给药途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有所不同。例如,静脉注射起效最快,能在几分钟内发挥药效,常用于紧急镇痛情况;而口服给药虽然方便,但吸收相对较慢,且生物利用度可能因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
剂量控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例如,对于一般的术后镇痛,可能会先给予一定量的吗啡,然后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剂量调整。因为吗啡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较为接近,所以剂量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
适用病症:在临床上,吗啡主要用于严重疼痛的治疗,如癌症晚期患者的剧痛、严重创伤后的疼痛等。对于一些慢性疼痛,如果其他非阿片类镇痛药效果不佳,且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在严格评估和监控下,也可能会考虑使用吗啡。但长期使用吗啡治疗慢性疼痛需要谨慎,因为成瘾风险较高。
2、 使用注意事项
成瘾性:吗啡具有高度的成瘾性,长期使用后患者会对药物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一旦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烦躁、出汗、肌肉疼痛等。因此,在使用吗啡时,医生会尽量缩短用药时间,并在疼痛缓解后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药。
禁忌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吗啡。例如,患有呼吸抑制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的患者、对阿片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一般禁用或慎用吗啡。因为吗啡会进一步抑制呼吸,对这些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吗啡可能会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
药物相互作用:吗啡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例如,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苯二氮䓬类药物等)合用,会增强呼吸抑制的作用,导致严重的呼吸问题;与某些抗抑郁药合用,可能会影响吗啡的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中毒风险。因此,在使用吗啡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