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hrymose”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爱哭的;多泪的;催人泪下的”,常用于描述人容易落泪的状态或能引发人落泪的事物。其用法较为简单,在句中可作定语或表语,修饰名词或说明主语特征。
“lachrymose”读音为 /ˈlækrɪmoʊs/ ,它主要用于形容人具有容易落泪的特质,或者某件事、某个场景具有催人泪下的效果。比如一个情感特别丰富、动不动就哭的人,就可以用“lachrymose”来形容;一部感人至深、让观众忍不住落泪的电影,也可以用“lachrymose”来描述其特点。
作定语:修饰名词,说明所修饰名词具有“爱哭的;多泪的;催人泪下的”特征。
例如:The lachrymose girl burst into tears at the slightest provocation.(这个爱哭的女孩稍有刺激就会大哭起来。)这里“lachrymose”修饰名词“girl”,表明这个女孩爱哭的特点。
又如:The lachrymose movie moved many audience members to tears.(这部催人泪下的电影让许多观众落泪。)“lachrymose”修饰“movie”,说明电影具有催人泪下的性质。
作表语:说明主语的特征或状态。
例如:She became lachrymose when recalling her past suffering.(当回忆起过去的苦难时,她变得多泪起来。)这里“lachrymose”作表语,描述“she”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