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eat”是一个动词,基本含义为“恳求;央求;哀求”,通常用于正式或文学化的语境中,表达强烈的请求或渴望。其用法包括直接接宾语、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从句中常用虚拟语气)以及用于被动语态等。
“entreat”主要强调以一种非常诚恳、急切甚至近乎哀求的方式向他人提出请求,希望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或需求。这种请求往往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体现出请求者内心的迫切和真诚。
1、 直接接宾语
当“entreat”后面直接接宾语时,表示向某人恳求某事。
例如:She entreated her parents for permission to go to the party.(她恳求父母允许她去参加派对。)在这个句子中,“her parents”是宾语,“for permission to go to the party”则说明了恳求的具体内容。
2、 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entreat”常用于“entreat sb. that...”结构中,引导宾语从句。从句中一般使用虚拟语气,即“(should)+动词原形”,表示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建议。
例如:The refugees entreated the government that they(should)be given shelter.(难民们恳求政府给予他们庇护。)这里从句使用了虚拟语气“(should)be given”,强调了难民们对获得庇护的强烈渴望。
3、 用于被动语态
“entreat”也可用于被动语态,构成“be entreated to do sth.”结构,表示“被恳求做某事”。
例如:He was entreated to stay and help with the project.(他被恳求留下来帮忙这个项目。)此句中,“he”是动作的承受者,“to stay and help with the project”则说明了被恳求去做的事情。
entreat vs. beg:二者都有“恳求”的意思,但“beg”语气更为强烈、直接,甚至带有一些低声下气的感觉,常用于口语或较为随意的场合;而“entreat”相对更正式、文雅,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的交流中。例如:He begged me for money.(他低声下气地向我讨钱。)与She entreated him to forgive her.(她恳求他原谅她。)相比,“beg”的语气更卑微。
entreat vs. plead:“plead”除了有“恳求”的含义外,还常表示在法庭上为自己或他人进行辩护、申辩,强调通过陈述理由来争取支持或宽恕;“entreat”则更侧重于单纯地表达强烈的请求愿望。例如:The lawyer pleaded his client's innocence.(律师为他的当事人辩护无罪。)和They entreated the king for mercy.(他们恳求国王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