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rehensible”意思是“可理解的;可领会的”,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信息在理解上的难易程度。在句中可作表语,后接介词“to”引出理解对象,也可用于修饰名词。
“apprehensible”是一个形容词,源自拉丁语“apprehendere”(意为抓住、理解),主要表示“可理解的;可领会的”。它强调某事物或信息在理解上的难易程度,即能够被人们所理解、领会,没有过于复杂或难以捉摸的成分。
作表语:当“apprehensible”用于描述主语的性质或状态时,常作表语,后接介词“to”引出理解的对象。例如:
This theory is apprehensible to most students.(这个理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理解的。)在这个句子中,“apprehensible”描述了“theory”(理论)的性质,即它是可以被大多数学生理解的,通过“to most students”明确了理解的对象。
修饰名词:它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说明该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具有可理解的特征。例如:
The teacher presented the lesson in an apprehensible way.(老师以一种可理解的方式讲解了这节课。)这里“apprehensible”修饰“way”(方式),表示老师讲解的方式是容易让学生理解的。
与“understandable”的区别:“understandable”和“apprehensible”意思相近,都表示“可理解的”。但“understandable”使用更为广泛,在日常交流和各种文体中都经常出现;“apprehensible”相对更正式一些,在一些学术、专业或较为正式的书面表达中可能会用到。例如:
The instructions are very understandable.(这些说明非常容易理解。)这是一个比较日常的表达。
The complex concepts in the paper are presented in an apprehensible manner.(论文中复杂的概念以一种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里“apprehensible”用于更正式的学术语境。
与“intelligible”的区别:“intelligible”同样有“可理解的”意思,但它更强调清晰、有条理,以至于能够被理解。相比之下,“apprehensible”更侧重于事物本身具有可被理解的特质,而不一定强调其清晰程度。例如:
His speech was intelligible despite the noise.(尽管有噪音,他的演讲还是清晰可懂的。)这里“intelligible”强调了演讲在有噪音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被理解,突出了其清晰性。
The old manuscript is somewhat apprehensible with careful study.(经过仔细研究,这本古老的手稿有些内容是可以理解的。)此句中“apprehensible”只是表明手稿经过研究有部分内容可被理解,没有特别强调其清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