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literate”主要有动词词性,意思是“彻底摧毁;消灭;擦除;使……不复存在” 。在用法上,它可以直接接宾语,常见搭配有“obliterate sth.(彻底摧毁/消灭/擦除某物)” ;也可用于被动语态,结构为“be obliterated”,表示“某物被彻底摧毁/消灭/擦除” 。
彻底摧毁;消灭:当描述对物理实体(如建筑物、城市等)造成毁灭性破坏时,使用“obliterate”。例如,一场强烈的地震可能将一座城市 obliterate(彻底摧毁)。在军事语境中,也可表示对敌方力量进行毁灭性打击,如 obliterate the enemy's army(消灭敌军)。
擦除;使……不复存在:用于抽象概念或具体痕迹的消除。比如,随着时间流逝,过去的记忆可能被 obliterate(使……不复存在);或者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迹 obliterate(擦除)。
直接接宾语:这是“obliterate”最常见的用法。
例如:The fire obliterated the entire forest.(大火彻底摧毁了整片森林。)这里“the entire forest”是“obliterate”的直接宾语,句子表达大火对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再如:He tried to obliterate all evidence of his crime.(他试图擦除所有犯罪证据。)“all evidence of his crime”作为宾语,表明他想要消除与犯罪相关的痕迹。
用于被动语态:当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使用被动语态“be obliterated”。
例如:Many ancient buildings were obliterated during the war.(许多古老的建筑在战争期间被摧毁了。)这里“many ancient buildings”是动作的承受者,用被动语态突出了建筑被摧毁这一结果。
又如:The old painting was almost obliterated by time.(这幅古老的画作几乎被时间抹去了。)强调画作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逐渐失去原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