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tory”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法定的;依照法令的;规定的”,常用于描述法律、法规、规章等所要求或规定的内容,在句中可作定语修饰名词,也可与特定动词搭配使用。
“statutory”源自拉丁语“statutum”,原意为“已设立的、已规定的”,在现代英语中主要指依据法律、法规或规章所确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内容。它强调某种行为、要求、权利或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而非个人意愿或其他非法律因素所决定的。
1、 作定语修饰名词
“statutory”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为定语,放在名词前面,用来修饰该名词,表明该事物具有法定性质。例如:
statutory rights(法定权利):指法律明确赋予公民或组织的权利,如言论自由权、财产权等。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随意侵犯。
statutory obligations(法定义务):指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或组织必须履行的责任,如纳税义务、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等。不履行法定义务可能会面临法律制裁。
statutory age(法定年龄):指法律规定的某个特定行为的年龄界限,例如法定结婚年龄、法定饮酒年龄等。达到法定年龄是进行相关法律行为的前提条件。
2、 与特定动词搭配
comply with statutory requirements(遵守法定要求):“comply with”意为“遵守、服从”,“statutory requirements”即法律要求。在商业、工程、医疗等领域,各种活动都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定要求,以确保合法合规运营。例如,一家制药公司必须遵守药品生产的法定要求,包括药品质量标准、生产流程规范等,否则可能会面临产品召回、罚款甚至吊销生产许可证等后果。
meet statutory standards(达到法定标准):“meet”有“满足、达到”之意,“statutory standards”指法律规定的标准。许多行业都有特定的法定标准,企业或个人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开展相关业务或活动。比如,建筑行业需要满足建筑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法定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在法律文件和专业语境中的使用
在法律文件、合同、法规以及专业学术讨论中,“statutory”一词频繁出现,用于精确表达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例如,在一份商业合同中,可能会明确规定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statutory provisions”(法定条款),以避免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产生纠纷。在法学研究中,学者们也会使用“statutory interpretation”(法定解释)来探讨如何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