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uous”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脆弱的;不牢固的;不可靠的”,用于形容事物缺乏稳固性、容易破裂或难以维持;二是“稀薄的;微弱的;不充足的”,常用来描述空气、联系、论据等不够浓密、强烈或充分。在用法上,它既可以作形容词修饰名词,也可以放在系动词后作表语。
脆弱的;不牢固的;不可靠的
当描述事物具有这种特性时,意味着它缺乏坚实的基础或保障,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或失去原有状态。例如,一份没有充分依据或证据支持的计划,就可以说是“tenuous”,因为它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施或失败。
稀薄的;微弱的;不充足的
此含义用于形容一些抽象或具体的事物在数量、程度或浓度上不够。比如在高海拔地区,空气比较稀薄,就可以用“tenuous”来形容这里的空气。又或者某项研究的证据不够充分,论据比较微弱,也可以用这个词来描述。
作定语修饰名词
此时“tenuous”直接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用来描述该名词的特征。例如:
“They had a tenuous link to the crime.”(他们与这起犯罪有微弱的联系。)这里“tenuous”修饰“link”,说明联系不紧密、很微弱。
“The thin air at high altitudes is tenuous.”(高海拔地区的稀薄空气是稀薄的。)不过更自然的表达是“The thin air at high altitudes is thin”,但此句也展示了“tenuous”作定语修饰“air”的用法,强调空气稀薄、不浓密的特点。
作表语,放在系动词后
常见的系动词有“be”“seem”“appear”等。例如:
“His argument seems tenuous.”(他的论据似乎很薄弱。)这里“tenuous”放在系动词“seems”后,作表语,描述“argument”(论据)的状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tenuous.”(他们之间的关系很脆弱。)“is”是系动词,“tenuous”作表语,说明“relationship”(关系)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