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gmatize”意思是“给……打上污点;使蒙羞;污名化;谴责”,是一个及物动词,在句中可作谓语,常与表示人、群体、行为等内容的名词搭配,用于描述因某种原因(如疾病、身份、行为等)而遭受不公正负面评价的情况。
“stigmatize”源自拉丁语“stigma”(意为“标记、烙印”),在英语中主要表达给某人或某事贴上负面标签,使其遭受不公正的社会评价或排斥,带有贬义色彩。例如,在描述社会对某些群体的不公平对待时,就可以使用这个词。
作谓语:“stigmatize”在句子中通常充当谓语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
搭配人:当宾语是人时,表示因为某些原因(如疾病、身份、行为等)而使这个人遭受负面评价。例如: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es are often stigmatized in society.”(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社会中常常被污名化。)这里“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es”(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是宾语,句子表达因为患有精神疾病,这些人遭受了社会的负面评价。
搭配群体:宾语也可以是群体,说明整个群体因为某些特征而受到不公正对待。例如:
“The homeless are frequently stigmatized as lazy and unworthy.”(无家可归者经常被污蔑为懒惰且不值得同情。)此句中“the homeless”(无家可归者)是群体宾语,体现了整个群体因无家可归这一状况而受到不公正的谴责。
搭配行为:还可以搭配行为,表示某种行为被认为是不好的、应该受到谴责的。例如:
“Divorce was once stigmatized in many cultures.”(在许多文化中,离婚曾经一度被视为不光彩的行为。)这里“divorce”(离婚)作为行为宾语,说明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离婚这一行为受到负面评价。
常见句型:在句子中,常使用被动语态来强调承受负面评价的主体。例如:
“Minorities are often stigmatized by the majority.”(少数民族常常受到多数人的污名化。)这里使用被动语态“are often stigmatized”,突出了“minorities”(少数民族)是负面评价的承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