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tinacy”是一个名词,意思是“固执;倔强;顽固不化”,常用于描述人或行为表现出的这种性格特质。在用法上,它通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等,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可搭配介词“in”表示在某方面的固执。
“obstinacy”源自形容词“obstinate”(固执的;倔强的),其核心含义就是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不同意见、建议或现实情况时,坚持自己的想法、做法,不愿意改变,带有一种顽固、不妥协的态度。例如:His obstinacy in sticking to the old methods led to the failure of the project.(他坚持旧方法的固执导致了项目的失败。)这里“obstinacy”就清晰地体现出他在方法选择上固执己见的性格特点。
1、 作主语:
当句子要强调某种固执的行为或特质作为主体时,“obstinacy”可以作主语。例如:Obstinacy is often seen as a negative trait in a team leader.(在团队领导身上,固执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特质。)此句中,“obstinacy”作为主语,阐述了固执这一特质在团队领导身上的常见看法。
2、 作宾语:
在句子中,“obstinacy”也常作宾语,接受动词的作用。例如:The teacher tried to break through the student's obstinacy, but it was not easy.(老师试图打破这个学生的固执,但这并不容易。)这里“obstinacy”作“break through”(打破)的宾语,说明了老师想要改变的对象。
3、 搭配介词:
“obstinacy”常与介词“in”搭配使用,表示在某方面的固执。例如:Her obstinacy in refusing to apologize caused a lot of trouble.(她拒绝道歉的固执造成了很多麻烦。)“in refusing to apologize”明确了她在拒绝道歉这件事上的固执态度。
4、 语境:
“obstinacy”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比如在学术讨论、文学作品、正式报告等场景下。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可能会更常用一些相对简单的表达,如“stubbornness”(固执)来替代“obstinacy”,但“obstinacy”所表达的固执程度和正式感更强一些。例如在正式的商务会议报告中可能会提到“The manager's obstinacy in decision - making led to missed opportunities.”(经理在决策方面的固执导致了错失机会。)而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说“The manager is too stubborn and missed some good chances.”(经理太固执了,错过了一些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