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lowness”是名词,意为“浅薄;肤浅;浅显”,可用于描述人、思想、情感、知识等方面的缺乏深度。其用法包括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也可与其他词搭配构成短语,常出现在书面语和较为正式的口语表达中。
“shallowness”主要指在深度、内涵、理解程度等方面的不足,有以下具体含义:
形容人:表示一个人思想、情感或认知缺乏深度,对事物理解停留在表面,不深入探究本质。例如,一个只关注外表和物质享受,对精神世界和内在价值毫无追求的人,就可以说具有“shallowness”。
形容思想、观点:意味着思想或观点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是简单、表面的看法。比如,一些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就提出的观点,就可能被认为是“shallow”的,体现其“shallowness”。
形容情感:指情感不够深厚、真挚,比较表面化、短暂。例如,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只是基于一些表面的因素,如外貌、财富等,而没有真正的情感连接和深度理解,就可以说这种感情具有“shallowness”。
形容知识:表示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深入,只是对一些基础知识或表面现象有所了解,缺乏对专业领域或复杂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作主语:“Shallowness”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表示所讨论的核心内容是缺乏深度这一现象或特征。例如:
“Shallowness is a common flaw in many young people's thinking.”(浅薄是许多年轻人思维中的一个常见缺陷。)
“The shallowness of the discussion disappointed everyone.”(讨论的肤浅让每个人都感到失望。)
作宾语:在句子中作动词的宾语,说明动作的对象是缺乏深度这一情况。例如:
“We should avoid shallowness in our research.”(我们在研究中应该避免浅薄。)
“His speech revealed his shallowness.”(他的演讲暴露了他的浅薄。)
作表语:用于系动词之后,对主语的特征或状态进行描述。例如:
“Her ideas seem shallow.”(她的想法似乎很肤浅。)这里“shallow”是形容词,其名词形式“shallowness”作表语时,句子结构类似“Her ideas show shallowness.”
“The movie was criticized for its shallowness.”(这部电影因其浅薄而受到批评。)
与其他词搭配构成短语:
“depth of shallowness”:这种表达相对较少见,但可以用于强调浅薄的程度之深,即浅薄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例如:“The depth of shallowness in his character was shocking.”(他性格中浅薄的程度令人震惊。)
“lack of shallowness”:虽然这种表述在语义上有些矛盾,因为“shallowness”本身就是一种负面特征,但“lack of shallowness”可以理解为“不浅薄”,强调具有深度、内涵。不过更常见的说法是“depth”“profoundness”等。例如:“We should strive for depth rather than a lack of shallowness.”(我们应该追求深度,而不是仅仅不浅薄。)
“shallowness”常出现在书面语和较为正式的口语表达中,例如在学术讨论、文学评论、社会批判等场景中,用于对人物、作品、观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时,指出其缺乏深度的不足之处。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如果想要表达类似的意思,也可以使用,但相对较为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