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riminatory”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歧视性的;有差别的;不公平对待的”。它常用于描述政策、行为、言论等存在不公平对待不同群体(如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因素)的情况。其用法包括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名词,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达不公平对待的概念。
“discriminatory”源自动词“discriminate”,意为“区别对待;歧视”。加上形容词后缀“-ory”后,“discriminatory”就表示与这种区别对待、歧视行为相关的性质,即“歧视性的;有差别的;不公平对待的”。它强调对不同群体或个体进行不公正、不平等的对待,这种对待通常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残疾等个人特征。
作定语修饰名词:
“discriminatory laws”(歧视性的法律):指那些对特定群体进行不公平对待的法律。例如,某些历史上存在的种族隔离法律就是典型的“discriminatory laws”。
“discriminatory practices”(歧视性的做法):指在工作场所、教育机构或其他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对某些群体不公平对待的做法。比如,在招聘过程中对女性或少数族裔设置不合理的限制条件,就属于“discriminatory practices”。
“discriminatory remarks”(歧视性的言论):指那些包含对特定群体贬低、侮辱或不公平评价的话语。例如,在公共场合发表针对某个种族的歧视性言论,就是“discriminatory remarks”。
在特定语境中表达不公平对待的概念:
“The company's hiring policy is discriminatory against older workers.”(这家公司的招聘政策对年长员工存在歧视。)这句话中,“discriminatory”直接描述了招聘政策的不公平性质,即对年长员工进行了不公正的对待。
“It is discriminatory to refuse service to someone based on their race.”(基于种族拒绝为某人提供服务是歧视性的。)这里,“discriminatory”强调了这种行为的不公平和歧视性本质。
“discriminatory treatment”(歧视性待遇):指给予不同群体或个体不公平的待遇。
“discriminatory impact”(歧视性影响):指某种政策、行为或做法对特定群体产生的歧视性后果。
“discriminatory intent”(歧视性意图):指进行某种行为时存在的歧视性动机或目的。
在使用“discriminatory”时,要确保其描述的行为或政策确实存在不公平对待不同群体的情况,并且这种不公平对待是基于个人特征(如种族、性别等)而非合理的标准(如能力、经验等)。同时,要注意在正式场合和法律语境中,使用“discriminatory”来描述不公平对待行为时,要遵循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确保表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