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ak”主要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作为名词时,指蛙、蟾蜍等发出的低沉粗哑叫声;作为动词时,既可表示发出低沉粗哑的声音(常指蛙、蟾蜍等),也可用于比喻人声音沙哑或说话困难,还能形容某物发出类似沙哑的声响,在句中可作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根据语境使用不同形式。
名词(n.):指蛙、蟾蜍等发出的低沉、粗哑的叫声。例如,“The croak of the frog filled the quiet night.(蛙的呱呱声充满了寂静的夜晚。)” 这里“croak”就描述了蛙发出的独特声音。
动词(v.):
发出低沉粗哑的声音(常指蛙、蟾蜍等):例如,“The frogs croaked in the pond.(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 此句中“croaked”是“croak”的过去式,描述了青蛙发出的声音动作。
比喻人声音沙哑或说话困难:当人感冒、嗓子发炎等导致声音沙哑,难以正常发声时,也可以用“croak”。比如,“After singing all night, my voice croaked the next day.(唱了一整夜后,第二天我的嗓子哑了。)” 这里“croaked”形象地表现出嗓子沙哑到几乎说不出话的状态。
形容某物发出类似沙哑的声响:例如,“The old door croaked as it opened.(那扇旧门打开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这里把旧门打开时发出的沙哑、刺耳的声音比作“croak”所描述的声音。
作及物动词:当“croak”作为及物动词时,后面通常直接接宾语,表示发出某种声音的对象或相关事物。不过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用法相对较少,更常见的是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例如,在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表达中,可能会说“He croaked a warning.(他沙哑地发出警告。)” 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作不及物动词:这是“croak”最常见的用法,不需要接宾语,直接描述发出声音的主体发出声音这一动作。例如,“The toad croaked loudly.(蟾蜍大声地呱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