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bund”意为“垂死的;行将就木的;停滞不前的”,可用来形容人、组织、行业、经济等处于接近消亡、缺乏活力或发展停滞的状态。其用法包括作形容词修饰名词,或用在“be + moribund”结构中,在正式书面语中使用较多。
形容人:当“moribund”用于描述人时,表示这个人身体极度虚弱,接近死亡。例如,“The moribund patient lay quietly in the hospital bed, with no sign of improvement.(这位垂死的病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没有好转的迹象。)”这里形象地描绘出病人生命即将终结的状态。
形容组织、行业、经济等:用于这些抽象概念时,“moribund”意味着它们缺乏活力、发展停滞,甚至可能面临消亡。比如,“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industry is moribund due to the rise of digital media.(由于数字媒体的兴起,传统报纸行业正走向停滞不前、濒临消亡的状态。)”说明传统报纸行业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发展受阻,前景黯淡。
作形容词修饰名词:“moribund”作为形容词,可以直接放在名词前面进行修饰。例如,“a moribund economy(一个停滞不前的经济)” ,“moribund”清晰地说明了“economy(经济)”当前缺乏增长动力、发展缓慢的状况;“a moribund business(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则突出了企业面临严重困境、即将无法继续运营的特点。
“be + moribund”结构:这是“moribund”常见的用法之一,用于描述主语所处的状态。例如,“The company is moribund and may go bankrupt soon.(这家公司经营停滞,可能很快就会破产。)”直接表达了公司当前所处的糟糕状态。
“moribund”通常用于正式的书面语中,在新闻报道、学术文章、评论分析等较为严肃的文体里较为常见。例如,在经济评论文章中可能会提到“moribund industries(垂死的产业)”,以客观、准确地描述产业现状;在新闻报道关于某个老旧企业面临困境的内容里,也可能会使用“moribund”来强调企业糟糕的发展状况。不过在日常口语交流中,人们很少使用这个词,一般会选择更通俗易懂的表达,如“dying(垂死的)”“on the verge of collapse(濒临崩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