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e”作为动词,主要意思是“欠(债等);应给予;感激;归因于”。其用法多样,可接不同宾语,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在时态、语态上也有相应的变化。
欠(债等):当表示欠某物,尤其是金钱、债务时,“owe”是最常见的用法。例如,“I owe the bank $5000.”(我欠银行5000美元。)这里清晰地表达了说话者与银行之间存在债务关系,且金额明确。
应给予:可表示某人应该给予另一人某物或某种对待。比如,“You owe me an apology.”(你该向我道歉。)这句话体现了说话者认为对方有向自己道歉的义务。
感激: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激之情,可理解为“得益于;应归功于”。例如,“I owe my success to my parents.”(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父母。)表明说话者认为自己的成功与父母有着紧密的因果联系,对父母心怀感激。
归因于: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可将某事的结果归因于某人或某物。如,“The team's victory owes much to their coach's strategy.”(球队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教练的策略。)说明教练的策略是球队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接直接宾语
当“owe”表示“欠(债等)”时,直接宾语通常是所欠的具体事物,如金钱、物品等。例如,“He owes his friend a favor.”(他欠他朋友一个人情。)“a favor”就是直接宾语,明确了所欠的内容。
表示“应给予”时,直接宾语可以是具体的行为,如道歉、感谢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前文提到的“You owe me an apology.”(你该向我道歉。)以及“She owes him a lot of respect.”(她应该给予他很多尊重。)
接双宾语
“owe”可以接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间接宾语通常是人,直接宾语是所欠的事物。例如,“I owe you $10.”(我欠你10美元。)“you”是间接宾语,表示对象;“$10”是直接宾语,表示所欠的金额。这种结构在表达债务关系时非常常见,使语义更加清晰,明确了债务的双方和具体内容。
接“to + 宾语”
表示“感激;归因于”时,常用“owe...to...”结构。例如,“We owe our happiness to our hard work.”(我们把我们的幸福归功于我们的努力工作。)“to our hard work”说明了幸福的来源,强调了因果关系。
时态和语态
时态:“owe”有各种时态形式,如一般现在时“owe”(I owe you a book. 我欠你一本书。)、一般过去时“owed”(He owed me $20 last week. 他上周欠我20美元。)、现在完成时“owed”(I have owed this book for a month. 这本书我已经借了一个月了。)等,可根据不同的时间语境和表达需求进行选择。
语态:“owe”有被动语态形式“be owed”,表示“被欠”。例如,“The company is owed a large sum of money.”(这家公司被欠了一大笔钱。)强调了公司处于被欠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