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cosm”意为“宏观世界;大宇宙”,是一个名词,在哲学、科学、文学等领域常用来指代一个较大的、整体的体系或环境,与“微观世界”(microcosm)相对。其用法主要是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等,用于描述或讨论较大的整体系统。
“macrocosm”源自希腊语,“macro-”表示“大的”,“cosm”与“cosmos”(宇宙)相关,所以“macrocosm”直接翻译就是“大宇宙”或“宏观世界”。它指的是一个大的、整体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包含无数的部分和元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哲学中,它常与“微观世界”(microcosm)相对应,微观世界指的是较小的、局部的体系或个体。
作主语:
“The macrocosm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countless interconnected parts.”(宏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无数相互连接的部分。)
在这个句子中,“macrocosm”作为主语,描述了宏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作宾语:
“Scientist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cosm and the macrocosm.”(科学家研究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这里“macrocosm”作为“study”的宾语,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之一。
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macrocosm”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广阔的世界或宇宙观,比如:“The novel presents a vast macrocosm filled with diverse characters and events.”(这部小说呈现了一个广阔的宏观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和事件。)
在哲学讨论中,它可能用于阐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In the philosophy of this thinker, the individual is seen as a microcosm reflecting the larger macrocosm.”(在这位思想家的哲学中,个体被视为反映更大宏观世界的微观世界。)
与“universe”的区别:
“universe”更侧重于指整个的宇宙空间,包括所有的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而“macrocosm”虽然也有“大宇宙”的意思,但它更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综合性的体系,不一定局限于天体物理学的范畴。例如,“The macrocosm of a city includes it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城市的宏观世界包括其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这里用“macrocosm”而不是“universe”,因为这里讨论的不是天体物理意义上的宇宙,而是城市这个整体体系。
与“world”的区别:
“world”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词汇,可以指地球、人类社会、某个特定的领域等。“macrocosm”则更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通常用于描述一个相对较大且复杂的体系。比如,“The world of art is vast and diverse.”(艺术世界是广阔而多样的。)这里用“world”更合适,因为它强调的是艺术这个领域;而如果说“The macrocosm of art encompasses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various styl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tists and society.”(艺术的宏观世界包括其历史发展、各种风格以及艺术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这里用“macrocosm”更能体现艺术这个整体体系的复杂性和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