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作为名词,意思是“概要;摘要;总结”,用于简洁概括主要内容。其用法多样,常见于书面语,在写作、阅读、演讲及商务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summary”是一个名词,主要指对较长文本、事件、情况等进行简洁概括后的内容,重点突出主要信息,省略细节,让读者或听众能快速了解核心要点。例如,在阅读一篇长文章后,写一个“summary”可以帮助他人迅速把握文章大意。
1、 作主语
“The summary gives a clear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这份摘要清晰地概述了研究结果。)在这个句子中,“summary”作为主语,表示所描述的对象,即这份摘要,说明了摘要所起到的作用是清晰概述研究结果。
2、 作宾语
“Please write a summary of the book.”(请写一篇这本书的摘要。)这里“summary”是动词“write”的宾语,明确了动作的对象是摘要,即要求对这本书进行概括总结。
3、 作定语
“We had a summary meeting at the end of the project.”(在项目结束时,我们开了一个总结会议。)“summary”修饰名词“meeting”,表明会议的性质是总结性的,突出会议是为了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而召开的。
1、 写作领域
在学术写作中,作者通常会在论文开头或结尾处提供“summary”,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例如,一篇关于环境科学的论文,其“summary”可能会提及研究针对的环境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关键环境改善建议。
在商业报告里,“summary”部分能够让高层管理者迅速抓住报告的重点,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详细阅读报告内容。比如一份市场调研报告,“summary”会概述市场规模、主要竞争对手以及市场趋势等关键信息。
2、 阅读场景
当阅读一本篇幅较长的书籍时,读者可以先查看“summary”,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和主题,从而决定是否继续深入阅读。例如,一本历史书籍的“summary”可能会提及该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整体的历史走向。
3、 演讲与汇报
演讲者在开始正式演讲前,可以先给出一个简短的“summary”,让听众对演讲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明确演讲的大致框架和重点。例如,一场关于公司年度业绩的汇报演讲,“summary”可以包括公司本年度的总体收入、利润增长情况以及主要业务板块的表现。
4、 商务沟通
在商务邮件或备忘录中,使用“summary”可以简洁地传达重要信息。比如,一份关于项目进展的邮件,“summary”部分会说明项目是否按计划进行、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