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rium”是一个名词,意思是“谵妄;精神错乱”,通常用来描述一种严重的精神紊乱状态,伴有意识模糊、认知障碍和定向力丧失等症状。其用法相对单一,主要在医学语境以及文学、新闻报道等非正式但描述精神状态的场景中使用。
“delirium”源自拉丁语,指的是一种急性、短暂的精神障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会出现意识水平改变,无法清晰地感知周围环境,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维混乱且缺乏逻辑性,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例如,一个因高烧而处于“delirium”状态的人,可能会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或者把身边的人误认为是其他完全不同的人。
医学领域
这是“delirium”最常见和专业的用法场景。在医学文献、病例报告以及医生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中,会频繁使用该词。例如,“The patient developed delirium after the surgery due to the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ations.(术后由于麻醉药和止痛药的作用,患者出现了谵妄症状。)” 这里医生准确地用“delirium”描述了患者术后出现的精神异常状态,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关键信息。
医学研究也会围绕“delirium”展开,探讨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等。比如,一篇医学研究论文可能会以“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Elderly Patients(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为题,深入研究影响老年患者术后出现“delirium”的各种因素。
文学创作
作家有时会使用“delirium”来描绘人物在极端情绪或环境下的精神状态,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在一部描写战争的小说中,可能会这样描述:“In the chaos of the battlefield, the soldier's mind slipped into a state of delirium, un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friend and foe.(在战场的混乱中,士兵的精神陷入了谵妄状态,无法分辨敌我。)” 通过“delirium”这个词,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对士兵心理造成的巨大冲击。
新闻报道
当报道一些涉及精神异常的事件时,新闻记者可能会用到“delirium”。比如,在报道一起因吸毒过量导致精神错乱的事件时,可能会说:“The man was found wandering the streets in a state of delirium, apparently after taking a large amount of drugs.(这名男子被发现精神错乱地在街头游荡,显然是在吸食了大量毒品之后。)” 这样使用“delirium”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事件中人物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