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udery”是一个名词,意思是“过分拘谨;过分讲究礼节;假装正经”,常用来描述人在行为、言语或态度上过于保守、端庄,带有贬义色彩。其用法较为简单,通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等,可与一些介词、动词搭配使用。
“prudery”源自“prude”(过分拘谨的人;假装正经的人),指在行为、态度或言语上表现出过度的拘谨、端庄,对一些看似不道德或不适当的事情过于敏感,往往给人一种不自然、做作的感觉。这种过分拘谨可能是出于对道德、社会规范的过度遵循,或者是为了刻意营造一种端庄的形象。例如,有些人对性话题极度回避,即使在适当的场合也不愿意提及,这种过度的回避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prudery”。
1、 作主语
“Prudery can sometimes hinder genuine communication.”(过分拘谨有时会阻碍真正的交流。)在这个句子中,“prudery”作为主语,表达了过分拘谨这种行为或态度对交流产生的负面影响。
2、 作宾语
“She accused him of prudery in his choice of words.”(她指责他在用词上过于拘谨。)这里“prudery”作“accused”的宾语,说明了被指责的内容是他用词过分拘谨。
3、 作定语
“His prudery attitude made the atmosphere at the party a bit awkward.”(他假装正经的态度让聚会的气氛有点尴尬。)“prudery”修饰“attitude”,表明这种态度是过分拘谨、假装正经的。
4、 与介词搭配
“He showed a lot of prudery towards the topic of love.”(他对爱情这个话题表现出了很多拘谨。)“towards”表示“关于;对于”,“show prudery towards...”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结构,用来描述对某个话题、事物等表现出的过分拘谨。
5、 与动词搭配
“Some people tend to indulge in prudery.”(有些人倾向于过分拘谨。)“indulge in”有“沉溺于;放纵于”的意思,这里表示有些人容易陷入过分拘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