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phrasis”是名词,意思是“迂回说法;冗长表达”,指不直接、简洁地表达,而是通过更复杂、间接的方式表达相同意思。其用法主要是在语言研究、写作分析等语境中描述特定的表达方式。
“periphrasis”源于希腊语,“peri-”有“围绕、环绕”之意,“-phrasis”表示“说话、表达”,整体意思就是围绕某个意思,用一种不直接、较为迂回的方式去表达。在语言学中,它指的是用比直接表达更复杂、更冗长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原本可以简单表达的意思。例如,用“the state of being in love”(处于爱的状态)来表达“love”(爱),就是一种“periphrasis”。
在语言研究领域:当学者分析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不同时期的表达习惯时,会使用“periphrasis”来描述那些不符合简洁原则的表达方式。比如在研究古英语与现代英语的差异时,可能会发现古英语中存在更多“periphrasis”现象,因为古英语词汇相对有限,人们需要借助更复杂的结构来表达现代英语中一个简单词汇就能表达的含义。例如,古英语中表达“拥有”这个概念,可能不像现代英语用“have”这么简单直接,而是用一些更复杂的短语结构,这就是“periphrasis”的体现。
在写作和文学分析中:作家有时会故意使用“periphrasis”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如增强表达的生动性、营造某种氛围或强调某个概念。分析文学作品时,研究者可能会指出作者使用了“periphrasis”来使描述更加细腻。比如,在描写一场盛大的宴会时,作者不直接说“a big party”(一个大派对),而是用“a gathering filled with a multitude of people, exquisite delicacies, and lively music”(一场挤满了人、摆满精致美食且充满欢快音乐的聚会),这种“periphrasis”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宴会的热闹场景。
在日常交流或语言教学中:当学习者过度使用复杂的表达方式,而没有采用更直接、简洁的词汇或结构时,教师可能会指出这是“periphrasis”,并建议学习者简化表达,以提高交流的效率和清晰度。例如,学习者说“I am in the position of having completed my homework”(我处于已经完成作业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我已经完成了作业),教师就可以指出前一种表达是“periphrasis”,并引导学习者使用更简洁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