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uten”是动词,意为“使绷紧;使拉紧;使变紧”,常用于描述通过某种操作让物体变得更紧、更牢固,其常见用法有直接接宾语、与“up”搭配构成短语动词,以及用于被动语态。
“tauten”作为动词,基本含义是“使绷紧;使拉紧;使变紧”。当描述某个物体原本处于较为松弛或松散的状态,经过某种动作后变得紧实、牢固时,就可以使用“tauten”这个单词。例如,绳子原本是松的,经过拉扯后变紧了,就可以说“tauten the rope”。
1、 直接接宾语
“tauten”可以直接接名词作为宾语,表示对某个物体进行拉紧、绷紧的操作。
例句:The sailor needed to tauten the ropes to secure the boat.(水手需要拉紧绳索以固定船只。)在这个句子中,“the ropes”是“tauten”的直接宾语,水手通过拉紧绳索这个动作,让船只更加稳固。
2、 与“up”搭配构成短语动词
“tauten up”是一个常用的短语动词,意思与“tauten”单独使用类似,也是表示“使绷紧;使拉紧”,但语气上可能更加强调动作的过程或结果,让物体达到更紧的状态。
例句:She pulled the string to tauten up the tent.(她拉紧绳子使帐篷绷紧。)这里“tauten up the tent”生动地描述了通过拉绳子让帐篷从松弛状态变为绷紧状态的过程。
3、 用于被动语态
“tauten”也可以用于被动语态,结构为“be + tautened”,表示某个物体被拉紧、被绷紧。
例句:The canvas was tautened by the strong wind.(帆布被强风吹得绷紧了。)在这个句子中,“the canvas”是动作的承受者,强风作为外力使得帆布处于绷紧的状态,使用被动语态更能突出帆布的状态变化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