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lity”是名词,意思是“陈腐;平凡;老套;平淡无奇”,常用于描述事物、言论、行为等缺乏新意、过于普通的特点。其用法较为灵活,可作主语、宾语等,在句中表达对事物性质的评价。
“banality”源自形容词“banal”,意为“陈腐的;平凡的;老套的”。作为名词,“banality”主要强调事物缺乏独特性、新颖性或深度,显得平淡无奇、毫无新意。它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事物,如言论、艺术作品、行为、想法等。
作主语:当“banality”作为句子的主语时,它代表所描述的具有“陈腐、平凡”特征的事物整体。例如:
The banality of his speech bored everyone.(他演讲的平淡无奇让每个人都感到厌烦。)
在这个句子中,“banality”是主语,“of his speech”是后置定语,修饰“banality”,表明是“他演讲的平淡无奇”这一情况让众人厌烦。
作宾语:“banality”也可以作句子的宾语,接受谓语动词的动作或影响。例如:
I can't stand the banality of these TV shows.(我无法忍受这些电视节目的平淡无奇。)
这里“banality”是“can't stand”(无法忍受)这个谓语动词的宾语,表达了说话者对电视节目缺乏新意的不满。
a banality of...:这种结构用于强调某种事物在数量或程度上的“陈腐、平凡”。例如:
a banality of jokes(一些老套的笑话),表示这些笑话毫无新意,是常见且乏味的。
fall into banality:意思是“陷入平淡无奇”,常用来描述人、作品或情况等变得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例如:
The novel started out promisingly but soon fell into banality.(这部小说开头很有希望,但很快就变得平淡无奇了。)
近义词:
triteness:同样表示“陈腐;平凡;老套”,强调事物缺乏新鲜感和独特性。例如:The triteness of the plot made the movie uninteresting.(情节的老套让这部电影毫无趣味。)
commonplace:既可以作名词,表示“平凡的事物;老生常谈”,也可以作形容词,意为“平凡的;普通的”。例如:His remarks were just commonplace.(他的话只是老生常谈。)
反义词:
originality:意为“独创性;新颖性”,与“banality”所表达的“陈腐、平凡”意思相反。例如:The artist's work is full of originality.(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充满了独创性。)
novelty:表示“新颖;新奇”,强调事物具有独特、未曾见过的特点。例如:The novelty of the idea attracted many people.(这个想法的新颖吸引了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