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sphemous”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亵渎神灵的;不敬神的;渎神的”,常用来描述言语、行为或作品对神、宗教信仰或神圣事物表现出不敬、冒犯的态度。在用法上,它可作定语修饰名词,也可在句子中作表语,常出现在与宗教、文化相关讨论的语境中。
“blasphemous”源自“blasphemy”(亵渎、渎神),主要表示对神、宗教信仰或神圣事物的不敬、冒犯。这种不敬可能体现在言语、行为或作品等方面。例如,一个人在宗教场所发表亵渎神灵的言论,就可以说他的言论是“blasphemous”;一部电影如果对宗教信仰进行了不恰当的调侃或冒犯,这部电影也可以被描述为“blasphemous”。
作定语:当“blasphemous”用来修饰名词时,它作定语。例如:
“The blasphemous painting caused a great uproar in the religious community.”(这幅亵渎神灵的画在宗教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里“blasphemous”修饰“painting”,说明这幅画的性质是不敬神的。
“He made some blasphemous remarks during the ceremony.”(他在仪式期间说了一些亵渎神灵的话。)不过严格来说,此句中“blasphemous”修饰的是“remarks”,但从句子整体看,它依然是作定语成分,描述“remarks”是不敬神的。
作表语:“blasphemous”还可以在句子中作表语,用来描述主语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What he said was blasphemous.”(他所说的话是亵渎神灵的。)这里“blasphemous”在系动词“was”之后,作表语,说明“what he said”(他所说的话)的性质。
“The movie's plot seems blasphemous to many believers.”(这部电影的情节对许多信徒来说似乎是亵渎神灵的。)“blasphemous”在“seems”之后作表语,描述“the movie's plot”(电影情节)给信徒带来的感受。
“blasphemous”通常出现在与宗教、文化相关讨论的语境中。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或宗教话题的讨论里,使用该词可以准确地表达对神、宗教信仰或神圣事物不敬的意思。在文学、艺术评论中,当涉及到作品是否对宗教元素进行了不恰当处理时,也会用到这个词。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如果对宗教经典进行了歪曲解读,评论家可能会用“blasphemous”来形容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