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nucleosis”意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等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用法主要体现在医学专业语境中,用于描述疾病名称,在症状描述、诊断讨论及治疗建议等场景会用到。
“mononucleosis”是一个医学术语,全称为“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中文常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它是由EB病毒(Epstein - Barr virus,EBV)等病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所以也被称为“接吻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以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疾病名称:在医学专业文献、报告、病例讨论以及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中,“mononucleosis”被直接用作疾病名称。例如,医生在诊断时可能会说:“The patient is diagnosed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患者被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症状描述:在描述与该病相关的症状时使用。比如,“Fatigue is a common symptom of mononucleosis.(疲劳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常见症状。)”这里“mononucleosis”明确了症状所对应的疾病。
诊断讨论:当医学专业人员讨论疾病的诊断方法、标准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时,会频繁使用该词。例如,“We need to consider mononucleosi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fever and lymphadenopathy.(对于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症状的患者,我们在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治疗建议:在制定和讨论治疗方案时也会用到。比如,“For patients with mononucleosis, rest and adequate hydration are usually recommended.(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通常建议休息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