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slaught”意为“猛攻;袭击;大批的来临”,是一个名词,常用于描述激烈、突然且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或大量事物的涌入,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等,有固定搭配和常用语境。
“onslaught”作为名词,主要含义有:
猛攻;袭击:指突然而猛烈的攻击,这种攻击可能带有暴力、破坏性,旨在迅速击败对方或造成严重损害。例如在战争场景中,一方对另一方发动猛烈的火力攻击,就可以用“onslaught”来描述。
大批的来临:也可用于形容大量的人、事物或情况突然、大量地出现,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比如大量游客在旅游旺季涌入某个景区,就可以说“an onslaught of tourists”。
作主语:
“The onslaught of the enemy troops was too much for our small defense force.”(敌军的大举进攻让我们这支小小的防御部队难以招架。)在这个句子中,“onslaught”是句子的主语,表示敌军发动的大规模攻击这一行为。
作宾语:
“The city was prepared for the onslaught of the hurricane.”(这座城市为应对飓风的袭击做好了准备。)这里“onslaught”作介词“for”的宾语,指的是飓风带来的猛烈袭击。
固定搭配:
“an onslaught on/against...”:表示对……的猛攻、攻击。例如“an onslaught on the enemy's positions”(对敌军阵地的猛攻) ,“an onslaught against poverty”(对贫困的打击行动)。
军事领域:在描述战争、战斗场景时,“onslaught”常用来形容一方对另一方发动的猛烈进攻。比如“The army launched a fierce onslaught on the enemy's stronghold.”(军队对敌军要塞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自然现象:当描述像飓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时,也会用到“onslaught”。例如“The coastal town was hit by the onslaught of a powerful storm.”(这个沿海小镇遭受了一场强大风暴的猛烈袭击。)
社会或经济现象:在描述大量信息、消费者、竞争者等突然涌入某个领域或市场时,也可以用“onslaught”。比如“The company faced an onslaught of new competitors entering the market.”(公司面临着新竞争对手大量涌入市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