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athy”意为“共情;同理心”,指能够理解并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其用法广泛,可作名词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常与介词搭配描述情感共鸣,也可用于固定短语表达特定情感反应。
“empathy”是一个名词,发音为 /ˈempəθi/,指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情感和经历,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一样。它强调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理解,而不是仅仅从逻辑上分析他人的处境。例如,当朋友遭遇不幸时,你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安慰,这就是“empathy”的体现。
基本用法:
“empathy”通常用作不可数名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或表语。例如:
“Empathy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in a good friend.”(共情是好朋友的重要品质。)这里“empathy”作主语。
“I feel a lot of empathy for people who are struggling.”(我对那些在挣扎的人有很多共情。)这里“empathy”作宾语。
“What he needs is empathy, not just advice.”(他需要的是共情,而不仅仅是建议。)这里“empathy”作表语。
搭配使用:
“empathy”常与介词“for”或“with”搭配使用,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共情。例如:
“She has great empathy for the homeless.”(她对无家可归者有极大的共情。)
“I can empathize with your frustration.”(我能理解你的沮丧。)
固定短语:
“have empathy for sb.”:对某人有共情。
“show empathy towards sb.”:向某人表示共情。
“feel empathy for sb.”:对某人有共情的感觉。
语境应用:
“empathy”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均可使用,但更多出现在涉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工作等领域的正式语境中。例如,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具备高度的“empathy”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情感和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empathy”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通过表达共情,我们可以增进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