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ocrisy”是名词,意为“伪善;虚伪”,指言行不一致,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或态度。其用法较为灵活,可作主语、宾语等,常用于描述个人、群体或组织的行为。
“hypocrisy”直接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扮演(角色)” ,在英语中引申为“伪善;虚伪”。它描述的是一种外在表现与内在真实想法、感受或行为不一致的状态,即一个人嘴上说一套,实际做的却是另一套,或者表面上表现出某种高尚的品质,私下里却做出与之相悖的行为。
作主语
当句子要强调伪善这一行为或现象时,“hypocrisy”可直接作主语。例如:Hypocrisy is widespread in some political circles.(在一些政治圈子里,伪善现象十分普遍。)此句中,“hypocrisy”作为主语,突出描述了伪善在特定领域(政治圈)的普遍存在。
作宾语
在一些表达对伪善行为不满、谴责的句子中,“hypocrisy”常作宾语。例如:We cannot tolerate such hypocrisy.(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伪善。)这里“hypocrisy”是动词“tolerate”(容忍)的宾语,表明了不能接受伪善这种行为的态度。
用于固定搭配或表达中
“practice hypocrisy”是一个常用表达,意思是“实行伪善;做出虚伪的行为”。例如:It's easy to criticize others, but much harder to avoid practicing hypocrisy ourselves.(批评别人很容易,但自己避免做出虚伪的行为就难多了。)
“expose someone's hypocrisy”表示“揭露某人的伪善”。例如:The reporter managed to expose the politician's hypocrisy.(这名记者设法揭露了这位政客的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