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situde”是名词,意思是“倦怠;无精打采;乏力”,常用于描述人因过度劳累、疾病或精神压力等而产生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状态。在用法上,它可作主语、宾语,常与“feel”“show”“suffer from”等动词搭配,也可用于一些固定表达中。
“lassitude”一词源自拉丁语“lassitudo”,在英语中主要表示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极度疲惫、无力的状态。这种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还可能包含精神层面的倦怠和缺乏活力,导致人无法集中精力或以正常状态进行活动。
作主语
例如:“Lassitude overtook him after a long day of work.”(经过一整天的工作后,他感到极度倦怠。)在这个句子中,“lassitude”作为主语,描述了“他”在长时间工作后所出现的一种状态。
作宾语
与“feel”搭配:“He felt a deep lassitude after the exhausting journey.”(在令人疲惫的旅程之后,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倦怠。)这里“lassitude”作“felt”的宾语,表达了“他”在旅程后的感受。
与“show”搭配:“The patient showed signs of lassitude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病人在康复期间表现出倦怠的迹象。)“lassitude”作为“showed”的宾语,说明了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呈现出的状态。
与“suffer from”搭配:“Many people suffer from lassitude due to chronic stress.”(许多人由于长期压力而患有倦怠症。)“lassitude”在这里是“suffer from”的宾语,指出了人们因长期压力而出现的一种健康问题。
用于固定表达
“in a state of lassitude”表示“处于倦怠的状态”。例如:“After the marathon, she was in a state of lassitude for days.”(马拉松比赛结束后,她连续几天都处于倦怠的状态。)
“lassitude”是一个相对正式的词汇,在书面语和较为正式的场合中较为常用,比如医学文献、文学作品、专业研究报告等,用于准确描述人的身体或精神疲惫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