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urse”是一个名词,主要意思是“求助;依靠;补救办法;追索权”,常用于描述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寻求外部帮助、采取的解决措施或依据法律享有的追索权益。其用法较为多样,可与介词搭配使用,也可在特定语境中独立使用。
求助;依靠:当人们面临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时,需要向他人、机构或资源寻求帮助,此时“recourse”就体现了这种行为或需求。例如,在遇到财务危机时,可能会向家人、朋友或银行寻求经济上的支持,这种寻求支持的行为就可以用“recourse”来表达。
补救办法;解决措施:指在出现问题或困境后,采取的能够解决问题、改善状况的方法或手段。比如,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企业采取的召回、维修或赔偿等措施,都可以视为一种“recourse”。
追索权:在法律和金融领域,“recourse”常指依据法律或合同规定,在债务人无法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向其他相关方(如担保人、抵押物所有者等)追讨债务的权利。例如,在贷款合同中,如果借款人违约,银行有权根据合同规定行使追索权,要求担保人偿还债务。
与介词搭配
have no recourse to:表示“无法求助于;无法依靠”。例如:He had no recourse to anyone when he lost his job.(他失业后无法求助于任何人。)这句话强调在失业这个困境下,他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
as a last recourse:意思是“作为最后的手段;万不得已时”。例如:We will try every other method first, and use surgery only as a last recourse.(我们会先尝试其他所有方法,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进行手术。)体现了手术是在其他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采取的最后手段。
recourse to:后面通常接名词或动名词,表示“求助于;采取……作为手段”。例如:The company had recourse to legal action to recover the debt.(公司采取了法律行动来追讨债务。)说明公司为了追回债务,采取了法律手段。
独立使用:在描述某种情况或规定时,“recourse”可以直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等成分。例如:In this agreement, the lender has full recourse if the borrower defaults.(在这份协议中,如果借款人违约,贷款人享有完全的追索权。)这里“recourse”作为宾语,说明了贷款人在特定情况下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