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ify”是动词,意为“篡改;伪造;歪曲;证明……虚假”。其用法多样,既可用于直接对象(篡改、伪造具体事物),也可用于间接对象(歪曲事实、证明……虚假),常出现在正式或书面语境中,在法律、学术、新闻等领域使用频繁。
篡改:指对已有的记录、文件、数据等进行不正当的修改,使其内容与原本不符。
伪造:指故意制造虚假的文件、记录、物品等,以假乱真。
歪曲:用于描述对事实、言论、观点等进行不恰当的改变,使其传达出错误的信息。
证明……虚假:在逻辑或辩论语境中,表示通过证据或推理来表明某个陈述、观点或假设是不真实的。
篡改/伪造具体事物:
“falsify”后可接具体可篡改或伪造的事物作直接宾语,如“falsify documents”(篡改文件)、“falsify records”(伪造记录) 、“falsify data”(篡改数据)等。
例句:The employee was caught falsifying the financial reports.(这名员工被发现篡改财务报表。)
歪曲事实:
当表达歪曲事实时,“falsify”后面常接表示事实、情况等的名词作间接宾语,常用“falsify the truth”(歪曲事实)、“falsify the facts”(歪曲事实真相)等表达。
例句:Some media outlets tend to falsify the news to attract more readers.(一些媒体机构倾向于歪曲新闻以吸引更多读者。)
证明……虚假:
在逻辑或辩论语境中,“falsify”可用于“falsify a claim”(证明一个主张是虚假的)、“falsify a hypothesis”(证明一个假设是错误的)等表达,强调通过证据或推理来揭示某个陈述或假设的不真实性。
例句:Scientists have been trying to falsify this theory for years.(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证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falsify”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词汇,常出现在书面语、正式演讲、学术讨论、法律文件以及新闻报道等语境中。在法律领域,伪造或篡改重要文件(如合同、遗嘱等)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在学术界,伪造研究数据或篡改实验结果会损害学术诚信;在新闻行业,歪曲事实报道会误导公众,破坏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