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mp”主要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名词含义为“树桩;残余部分;难倒人的问题”;动词含义为“使为难;使困惑;在……上蹒跚行走;砍伐(树木)的残根;笨重地移动” 。用法上,名词可直接作主语、宾语等;动词可根据语境采用不同搭配和时态。
含义
树桩:指树木被砍伐后留在地面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可以看到许多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桩(stumps)。
残余部分:可用来表示某物剩余的、未完成的部分。比如,一场比赛结束后剩下的未解决的悬念部分就可以用“stump”来描述,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难倒人的问题:在口语和非正式书面语中,“stump”常用来表示一个让人困惑、难以回答或解决的问题。例如,“That math problem really stumped me.(那道数学题真的把我难住了。)”
用法
作主语:例如,“The stump in the garden is a haven for small insects.(花园里的树桩是小昆虫的栖息地。)” 这里“stump”作为句子主语,描述了树桩的状态和作用。
作宾语:如 “He removed the old stump from the yard.(他把院子里的旧树桩移走了。)” “stump”作为“removed”的宾语,说明了动作的对象。
含义
使为难;使困惑:这是“stump”作为动词时较为常见的含义,相当于“confuse”或“baffle”。例如,“The teacher's difficult question stumped the students.(老师提出的难题把学生们难住了。)”
在……上蹒跚行走:通常描述人或动物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时步伐不稳的样子。比如,“The old man stumped along the rocky path.(老人沿着崎岖的小路蹒跚而行。)”
砍伐(树木)的残根:指砍伐树木后对留下的树桩进行进一步处理,不过这种用法相对不常见。
笨重地移动:形容人或物体移动时显得沉重、不灵活。例如,“The fat bear stumped through the forest.(那只胖熊笨重地穿过森林。)”
用法
及物动词用法:后面直接跟宾语,表示使某人或某物处于困惑状态等。例如,“The riddle stumped everyone.(这个谜语把大家都难住了。)” 这里“stumped”后面直接跟“everyone”作宾语。
不及物动词用法:不直接跟宾语,描述主语自身的动作状态。如“The injured horse stumped around the field.(受伤的马在田野里笨拙地走来走去。)” “stumped”没有直接跟宾语,而是描述马的动作状态。
时态变化:
一般现在时: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 -s,如“He often stumps his friends with tricky questions.(他经常用难题难住他的朋友们。)”
一般过去时:动词变为“stumped”,例如,“Yesterday, the difficult problem stumped me.(昨天,那个难题把我难住了。)”
现在分词:为“stumping”,可用于进行时态,如“They are stumping through the mud.(他们正艰难地在泥泞中跋涉。)”
过去分词:同样是“stumped”,可用于完成时态等,如“I have been stumped by this problem for hours.(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好几个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