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zone”意为“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在用法上,它既可以作为可数名词,指某一特定区域或特定用途的臭氧层、臭氧气体等;也可作为不可数名词,泛指臭氧这种物质,常出现在与环境保护、化学、气象等相关语境中。
“ozone”是英语中的一个名词,其基本含义为“臭氧”。臭氧是氧气($O_2$)的同素异形体,化学式为$O_3$,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它通常存在于地球的大气层中,尤其是在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对阻挡太阳紫外线辐射起到关键作用。
作为可数名词
表示特定区域的臭氧层:在描述地球不同区域的大气臭氧层时,“ozone”可以用作可数名词。例如,“The ozone layer over the Arctic has been thinning in recent years.(近年来,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 这里“the ozone layer”特指北极上空的臭氧层,虽然通常“layer”是单数,但“ozone”在这个语境中概念上可理解为该特定区域臭氧层整体的一部分,若强调不同区域臭氧层差异,也可类比理解为可数概念。
表示特定用途或形式的臭氧:在涉及臭氧不同用途或形式时,“ozone”也可作可数名词。例如,“We use two ozones in our laboratory for different experiments.(我们在实验室里使用两种臭氧进行不同的实验。)” 这里的“ozones”指用于不同实验目的的臭氧,虽然臭氧本质是同一种物质,但在不同实验情境下可视为不同“个体”的臭氧应用,所以用复数形式。不过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更多时候“ozone”还是以不可数形式出现。
作为不可数名词
泛指臭氧这种物质:这是“ozone”最常见的用法。当谈论臭氧的化学性质、存在形式、对环境的影响等一般性话题时,“ozone”作为不可数名词使用。例如,“Ozone is a powerful oxidizing agent.(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这里“ozone”指的是臭氧这种物质的整体属性,不涉及具体数量或特定个体。
在环境保护语境中:在讨论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中臭氧含量等环境保护相关话题时,“ozone”也作为不可数名词。例如,“High levels of ozone near the ground can b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地面附近高浓度的臭氧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这里“ozone”表示空气中臭氧这种物质的含量,不涉及可数概念。
在化学、气象等学科领域:在化学学科中讨论臭氧的化学反应、生成机制,或在气象学中研究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和变化时,“ozone”同样作为不可数名词。例如,“In chemistry class, we learned about the reactions of ozone.(在化学课上,我们学习了臭氧的反应。)” “The meteorologists are monitoring the changes in ozone concentration.(气象学家正在监测臭氧浓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