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e”主要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作为名词时,指血块、血污或尖角状物;作为动词时,表示用尖角刺穿、使(物体)撕裂或用暴力残害。用法上,名词形式可直接作主语、宾语等,动词形式则根据时态变化使用。
名词(noun)
血块、血污:通常指从伤口流出的凝固或半凝固的血液,带有一种较为血腥、暴力的视觉感受。例如在描述犯罪现场、战争场景或动物受伤后的状况时可能会用到。
尖角状物: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指类似尖角形状的东西,不过这种用法相对较少见。
动词(verb)
用尖角刺穿:强调使用尖锐的物体,如角、刺等,对物体进行穿透动作。常见于描述动物之间的争斗,例如公牛用角刺穿对方。
使(物体)撕裂:表示通过外力作用,导致物体被扯开、分裂成多个部分。
用暴力残害:侧重于描述一种残忍、暴力的行为,对他人或动物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名词用法
作主语:The gore on the floor was a horrifying sight.(地板上的血污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这里“gore”作为句子主语,描述了地板上血污这一事物给人的感受。
作宾语:The detective noticed the fresh gore on the suspect's clothes.(侦探注意到嫌疑人衣服上的新鲜血污。)“gore”在句中作“noticed”的宾语,表明侦探所注意到的对象。
动词用法
一般现在时:The bull often gores the matador in the bullfight.(在斗牛比赛中,公牛经常会刺伤斗牛士。)描述公牛在斗牛场景中经常发生的刺伤行为,使用一般现在时表示习惯性动作。
一般过去时:He was gored by a wild boar last year.(他去年被一头野猪刺伤了。)说明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被野猪刺伤的事件,用一般过去时。
现在完成时:The old fence has been gored by the deer several times.(那道旧篱笆已经被鹿刺穿过好几次了。)强调过去发生的刺穿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即篱笆已经多次被刺穿,用现在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