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ggernaut”一词原指印度教中象征毁灭与重生的神祇贾格纳特(Jagannath)的车驾,现多用来比喻不可阻挡的巨大力量或势力,常用于描述具有压倒性优势或影响力的实体,如强大的公司、技术趋势或社会运动。其用法灵活,可作名词直接描述对象,也可通过比喻修辞增强表达效果。
详细说明:1、 词源与历史背景
“Juggernaut”源自梵语“Jagannātha”(世界之主),原指印度奥里萨邦普里市每年举行的宗教游行中,神祇贾格纳特的神像所乘坐的巨型战车。传说中,这辆战车因庞大沉重,行进时曾碾压信徒致死,由此衍生出“不可阻挡的毁灭性力量”的隐喻。19世纪传入英语后,词义逐渐抽象化。
2、 核心含义
不可阻挡的势力:指任何具有压倒性力量、影响力或前进动能的实体,如企业、技术、军队或社会现象。
隐喻性毁灭性:暗示该力量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但并非绝对负面,也可指中性或积极的变革力量。
3、 用法详解
作名词:
直接修饰对象:
例1:The tech juggernaut continued to dominate the market.(这家科技巨头继续主导市场。)
例2:The juggernaut of climate change demands urgent action.(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要求立即行动。)
比喻性表达:
例3:The new policy became a political juggernaut, sweeping aside all opposition.(新政策成为政治巨轮,横扫一切反对声音。)
修饰语搭配:
常与“unstoppable”“relentless”“inexorable”等词同义替换,强调持续性或必然性。
例4:The relentless juggernaut of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economies.(全球化的不可阻挡之势正在重塑经济。)
语境拓展:
商业领域:描述垄断性企业或颠覆性技术(如“Amazon's juggernaut in e-commerce”)。
社会文化:指代影响深远的运动或趋势(如“the juggernaut of social media”)。
军事/政治:形容压倒性优势(如“the juggernaut of NATO forces”)。
4、 注意事项
情感色彩:虽含“毁灭性”隐喻,但实际使用中多为中性或客观描述,需根据语境判断褒贬。
文化敏感性:在涉及印度教语境时,需避免过度简化或误用其宗教内涵。
替代词选择:若需弱化负面联想,可用“powerhouse”“behemoth”等词替代。
示例对比:普通描述:The company grew rapidly.
强化表达:The company became a juggernaut, crushing competitors with its scale.
(通过“juggernaut”突出其压倒性优势和潜在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