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inglory”是一个名词,意思是“虚荣;自负;徒有其表的荣耀”。其用法主要是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等,表达某人或某事所具有的虚荣特质或相关概念。
“vainglory”一词源自拉丁语“vanus”(空的、无价值的)和“gloria”(荣耀),组合起来表示没有实际价值的荣耀,也就是“虚荣”。它强调的是一种过分自负、追求表面荣耀和他人赞誉,而实际上缺乏内在实质的状态。例如,有些人总是炫耀自己的成就,但这些成就可能并不值得如此大肆宣扬,这种行为就可以用“vainglory”来描述。
作主语:
“Vainglory can lead to one's downfall.”(虚荣会导致一个人的堕落。)在这个句子中,“vainglory”作为主语,表达了一种抽象的概念,即虚荣这种特质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不好的结果。
作宾语:
“He is driven by vainglory.”(他被虚荣所驱使。)这里“vainglory”作“driven by”的宾语,说明他行动的驱动力是虚荣,突出了虚荣在他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短语中使用:
“fall into vainglory”(陷入虚荣)是一个常见的短语搭配。例如,“Many young stars fall into vainglory after achieving some success.”(许多年轻明星在取得一些成功后陷入了虚荣。)该短语形象地描述了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容易被虚荣所迷惑的状态。
与“vanity”的区别:
“vanity”更侧重于个人的自负、自恋,强调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自我欣赏。例如,“Her vanity made her constantly check the mirror.”(她的自负让她不停地照镜子。)而“vainglory”更强调追求外在的、没有实际价值的荣耀和赞誉。比如,一个人为了获得他人的称赞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行为,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就可以用“vainglory”来描述。
与“pride”的区别:
“pride”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含义。积极的“pride”表示自豪感,是对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如家庭、团队)的成就感到骄傲,是一种正面的情感。例如,“I feel pride in my country's achievements.”(我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消极的“pride”则有傲慢、自负的意思,但与“vainglory”相比,“pride”更侧重于内心的态度,而“vainglory”更强调外在的、追求表面荣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