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iminate”是一个动词,基本含义是“使……负有罪责;牵连;控告;表明(某人)有罪”。其用法较为灵活,既可以作为及物动词直接接宾语,也可以用于被动语态,常见于法律、调查等语境。
使……负有罪责;牵连:指通过证据、行为或陈述等,将某人置于可能被判定有罪的境地。例如,证据可能 incriminate 嫌疑人,使其面临法律指控。
控告;表明(某人)有罪:强调通过某种方式(如言语、行动等)暗示或直接指出某人有罪。
及物动词用法:
“incriminate”可以直接接人或物作为宾语。当接人时,表示“使某人负有罪责;牵连某人”;当接物时,通常指该物是导致某人负有罪责的证据。
例如:The new evidence incriminated him in the crime.(新证据使他在这起犯罪中负有罪责。) 这里“him”是宾语,表明新证据让“他”面临有罪的指控。
又如:The fingerprints on the weapon incriminated the suspect.(武器上的指纹牵连了嫌疑人。) “the fingerprints”是宾语,说明指纹成为导致嫌疑人被怀疑有罪的因素。
被动语态用法:
“incriminate”也常用于被动语态,结构为“be + incriminated + by/in”。当用“by”时,后面接实施“使……负有罪责”这一动作的主体;当用“in”时,后面接与罪行相关的事情。
例如:He was incriminated by the witness's testimony.(他被证人的证词控告了。) 这里“by the witness's testimony”表明是证人的证词使他被指控。
再如:She was incriminated in the theft case.(她在盗窃案中被牵连了。) “in the theft case”说明是在这起盗窃案中她被牵连。
“incriminate”常见于法律、调查、犯罪报道等相关语境。在法律程序中,检察官会努力收集能够 incriminate 被告的证据,以证明其有罪;而在调查过程中,警方也会寻找可能 incriminate 相关人员的线索。例如,在侦探小说或电影中,侦探们常常需要寻找能 incriminate 真凶的证据来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