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e”作为动词,主要有“目瞪口呆地看;张大嘴(看等);裂开;张开”等含义。其用法较为灵活,可作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在句中可根据语境表达不同的语义,常与表示时间、原因等的状语搭配使用,也可与“at”等介词搭配。
目瞪口呆地看;张大嘴(看等):当人看到令人惊讶、震惊或难以置信的事物时,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张大嘴巴,眼睛也瞪得大大的,此时就可以用“gape”来描述这种状态。例如:The crowd gaped in amazement at the magician's trick.(人群对魔术师的戏法感到惊讶,目瞪口呆地看着。)
裂开;张开:除了形容人的表情动作,“gape”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裂开、张开的状态。比如:The wound on his arm was gaping.(他手臂上的伤口裂开着。)
作及物动词:后面直接接宾语,表示“使……张大嘴(看等)”或“使……裂开”。不过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用法相对较少,更多是强调动作对宾语产生的影响。例如:The sudden noise gaped the children's mouths.(突然的噪音让孩子们张大了嘴巴。)不过这个句子在日常交流中稍显生硬,更常见的还是不及物动词的用法。
作不及物动词:这是“gape”最常见的用法,不直接接宾语,而是通过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来表达语义。
与表示时间、原因等的状语搭配:说明在什么时间或因为什么原因而出现“gape”所描述的状态。例如:She gaped for a long time when she heard the news.(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目瞪口呆地看了很久。)这里“for a long time”是时间状语,表明“gape”这个动作持续的时间;“when she heard the news”是原因状语,说明了“gape”这个动作发生的原因。
与介词搭配:常用“at”,构成“gape at”结构,表示“凝视;目瞪口呆地看”。例如:We all gaped at the huge elephant in the zoo.(我们在动物园里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头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