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step”主要有动词词性,意思是“回避;绕开;侧步躲避”,其用法较为灵活,既可以用于描述实际动作,也可用于抽象情境,在句中通常作谓语,可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时态和语态。
回避:指在面对问题、责任、挑战等时,有意地避开,不直接去处理或应对。例如在讨论一个敏感话题时,某人选择“sidestep the issue”(回避这个问题),就是不直接参与讨论,避免陷入可能带来的麻烦或争议。
绕开:强调在行动过程中,不按照原本的路线或方式前进,而是通过改变方向来避开障碍物或困难。比如“The hiker had to sidestep a large boulder on the trail.”(徒步旅行者不得不绕开路上的一个大石头。)这里描述的就是实际行走中避开障碍物的动作。
侧步躲避:多用于体育、武术等场景,描述通过侧向移动身体来躲避攻击或危险。例如在拳击比赛中,选手会“sidestep his opponent's punch”(侧步躲避对手的拳头)。
作谓语:“sidestep”在句子中通常充当谓语动词,表达主语所进行的回避、绕开等动作。
一般现在时:当描述经常性、习惯性的回避或绕开动作时,使用一般现在时。例如“He always sidesteps difficult questions in meetings.”(他在会议上总是回避难题。)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回避或绕开动作,用一般过去时。如“She sidestepped the puddle on her way home yesterday.”(她昨天回家路上绕开了那个水坑。)
一般将来时:若要表达将来会进行的回避或绕开动作,使用一般将来时,常见结构有“will + sidestep”或“be going to + sidestep”。例如“I will sidestep any conflicts during the negotiation.”(我将在谈判中回避任何冲突。)
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回避或绕开动作,用现在进行时,结构为“be + 现在分词(sidestepping)”。例如“They are sidestepping the traffic jam by taking a different route.”(他们正通过走不同的路线来绕开交通拥堵。)
被动语态:当“sidestep”的动作承受者成为句子重点时,可使用被动语态。例如“The problem was sidestepped by the team.”(问题被团队回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