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psodize”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热情洋溢地吟唱(诗歌等);热情洋溢地谈论;激情演讲;作狂想曲风格的写作(或演奏)” 。在用法上,它既可以作及物动词,后接谈论、吟唱等的对象;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不直接带宾语,描述主语自身热情洋溢表达的行为。
热情洋溢地吟唱(诗歌等):在文学或艺术表演场景中,“rhapsodize”常用来描述对诗歌、歌曲等以一种充满激情、情感高度投入的方式进行吟唱或演奏。比如,一位歌手在舞台上激情四溢地演唱一首浪漫的情歌,就可以说这位歌手“rhapsodizes”这首情歌。
热情洋溢地谈论:在日常交流或演讲场景里,它表示某人以非常热情、激动的方式谈论某个话题,把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例如,一个球迷在赛后激动地谈论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就可以说这个球迷“rhapsodizes”这场比赛。
激情演讲:在政治、社会活动等需要公开演讲的场合,演讲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试图感染和打动听众,此时也可以用“rhapsodize”来描述这种演讲状态。比如,一位政治家在竞选集会上激情澎湃地演讲,呼吁民众支持自己,就可以说他“rhapsodizes”他的竞选理念。
作狂想曲风格的写作(或演奏):在音乐创作或文学创作领域,它表示以一种狂想曲式的、充满想象力和激情的风格进行创作。例如,一位作家以一种天马行空、热情奔放的风格写了一部小说,就可以说这位作家“rhapsodizes”了这部小说。
作及物动词:
“The poet rhapsodized the beauty of nature in his latest work.”(这位诗人在他最新的作品中热情洋溢地吟唱了自然之美。)这里“rhapsodized”后面接了“the beauty of nature”,表示吟唱的对象。
“She always rhapsodizes her favorite movies to her friends.”(她总是热情洋溢地向她的朋友们谈论她最喜欢的电影。)“rhapsodizes”后面接“her favorite movies”,是谈论的对象。
作不及物动词:
“He stood up and began to rhapsodize about his dreams.”(他站起来,开始热情洋溢地谈论他的梦想。)这里没有直接带宾语,描述的是主语“he”自身热情洋溢表达的行为。
“The musician rhapsodized on stage, captivating the audience.”(这位音乐家在舞台上激情演奏,吸引了观众。)同样没有直接带宾语,强调音乐家自身的演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