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strophe”在英语中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标点符号,用于表示所有格、缩写或引语中的省略;二是作为修辞手法,指直接对无生命物体、抽象概念或不存在的人说话,以增强表达效果。以下将详细说明其用法。
“apostrophe”作为标点符号(')时,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 表示所有格:
在单数名词后加“'s”表示所属关系,如“John's book”(约翰的书)。
在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后加“'”表示所属关系,如“the students' classroom”(学生们的教室)。
在不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后加“'s”表示所属关系,如“the children's toys”(孩子们的玩具)。
2、 表示缩写:
“apostrophe”常用于缩写中,如“can't”(cannot的缩写)、“don't”(do not的缩写)等。
3、 表示引语中的省略:
在引语中,当说话者省略了某些词语时,可以用“apostrophe”来表示,如“'Tis the season to be jolly”(这是欢乐的季节,其中“'Tis”是“It is”的缩写形式,但在此处更强调省略的韵律感)。不过,这种用法在现代英语中较为罕见,更多见于诗歌或古英语中。
“apostrophe”作为修辞手法时,指直接对无生命物体、抽象概念或不存在的人说话,以增强表达效果或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用法常见于诗歌、戏剧和散文中。例如:
“O Death, where is thy sting? O Grave, where is thy victory?”(哦,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里?哦,坟墓啊,你的胜利在哪里?)这句话中,诗人直接对“死亡”和“坟墓”这两个抽象概念说话,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质疑。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角色经常会对天空、命运或其他抽象概念发表独白,这也是“apostrophe”修辞手法的体现。
“apostrophe”作为标点符号时,主要表示所有格、缩写或引语中的省略;而作为修辞手法时,则指直接对无生命物体、抽象概念或不存在的人说话,以增强表达效果。这两种用法在英语中都非常常见,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