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ane”主要意思是“亵渎的;不敬的;世俗的”,既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作形容词时描述人、行为、语言等对神圣事物不尊重,或事物本身缺乏神圣性;作动词时表示亵渎、滥用神圣事物。常见搭配有“profane language”(亵渎的语言)、“profane behavior”(不敬的行为)等,常出现在宗教、文化相关讨论及文学作品中。
形容词:
“profane”作形容词时,基本含义为“亵渎的;不敬的;世俗的”。用于描述人、行为、语言等对神圣事物、宗教信仰或传统价值不尊重、不敬畏。例如,“He made a profane remark during the religious ceremony.”(他在宗教仪式上说了一句亵渎的话。)这里“profane remark”就是“亵渎的话语”,表明说话者对宗教仪式缺乏应有的尊重。
也可用来形容事物本身不具有神圣性、宗教性,是世俗的、普通的。例如,“The profane world is full of material desires.”(世俗的世界充满了物质欲望。)这里“profane world”指与宗教、精神世界相对的世俗世界。
动词:
作动词时,“profane”意为“亵渎;滥用(神圣的事物)”。强调对神圣、庄严或受尊重的事物进行不恰当的使用、冒犯或玷污。例如,“It is wrong to profane the name of God.”(亵渎上帝之名是不对的。)这里“profane the name of God”就是“亵渎上帝之名”。
形容词用法:
描述人:“The profane man had no respect for the church.”(那个不敬的人对教堂毫无尊重。)这里“profane man”表明这个人对宗教场所缺乏敬畏之心。
描述行为:“His profane actions at the funeral shocked everyone.”(他在葬礼上的不敬行为震惊了所有人。)“profane actions”突出行为对葬礼这一庄重场合的不尊重。
描述语言:“The use of profane language in public is inappropriate.”(在公共场合使用亵渎的语言是不恰当的。)“profane language”指不恰当、不文明的语言。
动词用法:
亵渎神圣事物:“Some people profane the holy places by leaving garbage there.”(有些人把垃圾留在神圣的地方,亵渎了这些圣地。)“profane the holy places”体现了对神圣之地的冒犯。
滥用:“He profaned the power entrusted to him by acting irresponsibly.”(他因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滥用了赋予他的权力。)“profaned the power”表示对权力的不当使用。
profane language:亵渎的语言,指粗俗、不文明且可能对宗教、道德等造成冒犯的话语。
profane behavior:不敬的行为,指在宗教、庄重场合或其他需要尊重的环境中,做出的不符合规范、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profane the sacred:亵渎神圣,强调对神圣事物、信仰或价值观的冒犯和玷污。
宗教相关讨论:在讨论宗教仪式、信仰、神圣场所等内容时,常用“profane”来描述对宗教不尊重的行为或言论。例如,在宗教研究论文中,可能会提到“Some tourists' profane actions in the temple have caused great offense.”(一些游客在寺庙里的不敬行为引起了极大的不满。)
文化与道德批判:在批判社会上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尤其是涉及对传统价值、神圣事物不尊重的行为时,“profane”也会被使用。例如,“The media's excessive focus on sensational and profane content is eroding societal values.”(媒体过度关注耸人听闻和不道德的内容,正在侵蚀社会价值观。)
文学作品: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可能会用“profane”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推动情节发展。例如,在描写一个叛逆、不羁的角色时,可能会描述他“uttered profane words in front of the priest”(在牧师面前说出了亵渎的话语)。